创造跑道的人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国欢庆,首都游人如织。陈云霁却闷在中关村的宿舍里埋头写有关龙芯3号处理器架构的论文。就在这间没空调的屋子里,诞生了首篇第一作者来自中国大陆的HPCA(高性能计算架构国际研讨会,体系结构领域三大旗舰会议之一)文章。
也就是在这一年,陈云霁的弟弟、跟随中科大导师陈国良院士和姚新教授学习人工智能算法的陈天石加入胡伟武团队,兄弟二人萌生出研发智能芯片的想法。
当时,人工智能正处于低谷期,更别提研制一款专门处理人工智能算法的芯片。学生直接跟陈云霁表示,这一方向太过冷门,怕不好发文章所以不愿意做。项目申请也较为困难,兄弟俩只能在工作任务之外进行研究。
之后几年,陈云霁独自在赛道上奔跑,完成了第一个处理器架构原型的逻辑设计,在办公室没日没夜地熬,一张折叠床成了他的“码农标配”。
“跟现在的热闹相比,当时更多的是一种孤独的感觉。”陈云霁说。
不过一向乐观的陈云霁无暇抱怨,给作品起名时也是深得导师真传。当年龙芯最早的英文名不是Loongson而是Godson,由中文名“狗剩”音译而来,因为课题组希望“名字贱一点容易养大”。
陈云霁则直接将处理器架构命名为“电脑”,英文直接用汉语拼音“DianNao”。这是寒武纪系列的开山之作。这篇研究文章获得了2013年国际会议ASPLOS的最佳论文奖。在国际会议上教外国研究者卷着舌头念出正确音调,“顺便弘扬了一波汉语拼音文化”,陈云霁幽默地表示。
随后几年,寒武纪2号、3号相继问世:面向大规模神经网络的DaDianNao,面向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原型处理器结构“PuDianNao”等陆续在世界顶级会议上出现,陈云霁的名字越来越为人所熟知。
5亿年前地球迎来一次生命大爆发,就此开启现代生物多样性的大门,被称为“寒武纪”。陈云霁和同事将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命名为寒武纪 ,在2016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公开亮相。这个名字意喻人工智能时代的“大爆发”即将来临。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84.95.51.85/)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