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陆海统筹促“渔跃” [打印本頁]

作者: 深蓝色的畅想    時間: 2022-7-24 11:44
標題: 陆海统筹促“渔跃”

常言道,“无鱼不成席”。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可以改善全民膳食构成之外,还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及合理开发国土资源,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角色。

近30年来,渔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吃鱼难”早已得到解决。当前我国渔业虽然供给总量充足,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养殖模式不科学、生态资源破坏严重、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也制约着渔业发展,已经到了亟须加快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

日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渔业渔政工作会议上表示,推进渔业转型升级,路径是转方式、调结构。“十三五”时期,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以健康养殖、适度捕捞、保护资源、做强产业为方向,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力争“十三五”末,渔业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科学性规划恢复生态系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品出口稳步增长,2002年以后一直稳居世界第一。2015年,全国水产品产量接近6700万吨,渔业产值达到10923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590元,水产品出口顺差超过100亿美元。全世界每3条鱼中就有2条是我国养的。

我国渔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产量虽然上去了,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愈发突出了。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近海鱼类产卵场遭到严重破坏,海洋渔业资源持续衰退,出现了“东海无鱼”的水域荒漠化现象。

“大规模围填海、过度捕捞、大量废水和污水的排放、近海油气的规模化开发与密集运输是破坏近海环境的主要原因。”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杨红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与此同时,内陆水域的淡水渔业资源也在严重衰退。

以衰退最为严重的长江流域为例。“近些年,长江干支流水利工程建设多,捕捞强度居高不下,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珍稀特有物种全面衰退,部分濒临灭绝。”韩长赋说。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生物多样性最为典型的区域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分布有鱼类370余种,其中170种为长江特有鱼类,多数受到生存威胁,其中白鳍豚、白鲟已经灭绝,中华鲟和江豚等极度濒危。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强调,要强化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打好长江流域大保护的硬仗。

要打好这场仗,光采取休渔期的方式其实对于长江水生生态资源衰退趋势并没有太大改观。“每年解禁后的大量捕捞仍然会造成幼鱼过度捕捞,损害渔业资源,影响鱼类的恢复和繁衍。整个长江流域的捕捞产能也就是在10万吨左右,不会影响水产品的安全供应。”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党委书记戈贤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为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文宣以及多位专家一再呼吁长江应全面禁渔10年。

在杨红生看来,现代渔业建设必须坚持“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三产贯通、四化同步”的发展思路,实现环境保护与渔业资源的安全、高效和持续利用。

韩长赋在全国渔业渔政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水域生态环境是渔业发展的基础,要转变过去拼资源消耗、拼要素投入的粗放生产方式,有度有序利用渔业资源,坚决压减捕捞生产能力,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把渔业资源过高的利用强度缓下来,把水域生态环境污染加重的趋势降下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随着渔业产量和规模突飞猛进,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效益问题也开始凸显。

“水产品质量安全对于我国渔业健康发展、国家食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然而,我国的水产品质量在过去几年里却一直饱受诟病。”杨红生表示。

杨红生指出,非法使用违禁或淘汰药物、养殖过程用药不规范、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严重、标准化生产及检测滞后等问题致使我国水产养殖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渔业自身的发展。

当前,我国水产品大路货多,优质品牌产品少,供给出现结构性过剩,不能满足人们消费升级的需求。而多宝鱼、鳜鱼、乌鳢和孔雀石绿、硝基呋喃“三鱼两药”问题多次曝光,加剧了消费者对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担忧,影响了产业发展和消费信心。

其中,鱼类抗生素问题一直是社会热议话题。由于可以减少在养殖环节中出现疾病,抗生素被许多养殖户青睐。现在,“抗生素鱼”不断被认为是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引起人民群众的担忧。

怎样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我们提倡无抗化养殖,用一些绿色高效的方法来取代目前的方式。”戈贤平说。

近日,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要坚持产管结合,落实生产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突出抓好“病”和“药”的监管,严厉查处养殖过程中的违法用药行为。

韩长赋表示,水产品质量安全是渔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产管结合就是“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

详细地讲,“产出来”就是要从产地环境、养殖方式、投入品使用等关键环节入手,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安全关。“管出来”就是要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和生产者主体责任,加强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开展“三鱼两药”专项整治,严格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严厉打击违规用药、非法添加等行为,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全链条设计挖掘产业价值

改革开放30多年里,渔民是农民中先富起来的一个群体。但随着渔业发展空间不断被挤压、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相当一部分渔民在小康进程中掉了队,尤其是部分内陆捕捞渔民“下水无鱼、上岸无地、社保不到位”,生活十分困难。

带动渔民脱贫致富是渔业转型升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三五”期间,确保渔民稳定增收、贫困渔民全面脱贫,事关全面小康大局。

专家认为,除了有序推进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之外,还需要大力发展渔业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壮大来带动经济水平的提升。

目前,我国国民对鱼类的消费习惯仍然是以鲜活鱼类为主,加工方面稍有不足。“无论海水鱼还是淡水鱼都应该致力于发展加工业,不是养多了后才想到加工,而应该从养殖一开始就发展加工,才能促进渔业更好发展。”戈贤平表示。

韩长赋表示,要着眼于渔业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链条脱节、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完善养殖、捕捞、加工、冷链物流各环节,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壮大远洋渔业。

据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吴南翔介绍,近年来,福建省深入推进渔业“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发展壮大,鼓励省内企业兼并重组,支持远洋渔业企业全产业链经营。

杨红生则更重视全链条设计,旨在针对现代渔业建设现状,通过贯穿产业链、问题链、创新链、任务链和价值链(比如发展休闲渔业等),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实现由单一物种到全产业链、由全产业链到全产业体系的转变,最终实现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兴业。

“在链条设计基础之上,开展原创驱动,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瓶颈,强化技术先导,突出区域示范,引领和支撑我国现代渔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我国渔业从世界第一大国向第一强国的转变。”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84.95.51.85/)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