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96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普:国际乒联频繁改球变规则 最后整死的是中国队吗?

[複製鏈接]

990

主題

0

好友

4059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郁悶
    前天 21:05
  • 簽到天數: 2872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6381
    威望
    4059
    主題
    990

    文章勇士 回文勇士 文明人 中學生 高中生 男生勳章 文章達人 大學生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伴壇終老

    樓主
    發表於 2018-12-21 11:44:22

    文:网易体育特约作者伊萨卡

    竞技体育规则制定有两个原则,第一要公平,第二要别让比赛过早失去悬念。

    但是对于国际乒联来说,这俩原则有个要命的问题。

    他们一方面不能真的在规则里写“如果是中国队如何如何,其他协会则如何如何”这种单纯的if语句,另一方面他们又契而不舍的成天改规则,好像如果一天真的的城头变幻大王旗,他们国际乒联就能山鸡变凤凰,超越足球成为世界第一大运动一样。

    老实点说,这想法(起码)有俩问题:

    首先他们其实并没意识到其实运作体育项目不是一定要有悬念的:韩国射箭美国篮球,这世界上活得好好的一家独大的项目多的是,反过来群雄争霸项目半死不活的也要多少有多少,怎么运作推广项目才是关键的。大家都喜欢的项目,独大不独大都好推广。

    第二就是,虽然他们想着各种办法改革规则,“增加观赏性”,“让其他协会参与进来”,但是规则转来转去却似乎从来都是奔着“搞死搞残中国队”这个目标去的,然而最终中国队兜兜转转还是回到那个固定的领奖台位置。这说到底还是因为中国队有实力,但是有时候影响的不止是中国队的时候,其他协会没有这么厚的底子,就没这么幸运了。

    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奥运会的人选改革(据称是采纳了日本的建议):

    2012的奥运会选人赛制是这样的

    “根据国际乒联的规定,2011年6月1号的世界排名,也是伦敦奥运会报名依据的最终排名,前28位的运动员将直接入选伦敦奥运阵容,每个协会取前两名。奥运会每个协会限三名运动员参赛,第三位参赛的运动员需要打各大洲的奥运会预选赛。而且,一旦本次排名靠后的球员报名奥运会单打比赛,除非已报名人员出现伤病等确实不能参赛的情况,排名在其之前的球员将没有资格替补或入选奥运团体阵容。”

    如果看着有点绕腾的话,我来带入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以男子为例。

    当时中国队世界排名最高的俩男选手是王皓张继科,所以按规则这两位自动进入排名参加单打。当时中国队的世界排名第三的是马龙,要打奥运会预选赛。而且如果马龙顶替掉王皓或者张继科其中一位打单打,那么被顶替下来这位连团体都没法打,彻底无缘奥运会了。

    换句话说,实际上6月1号的世界排名就直接决定了中国队的奥运会参赛人选,而且中国队几乎没什么调整阵容的机会:不但不让你选,还不让你换,也是很可以了。

    而且这打击的也不止中国队自己:少了一个单打参赛名额,而且取消了双打,实际上让各个协会能参加奥运会的人数少了很多。以雅典奥运会男子乒乓球项目为例,中国队王励勤王皓马琳参加单打,马琳陈杞,孔令辉王皓参加双打,一共五位;到了2012年奥运会,变成只有三位了。多少从小梦想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规则一变化也直接可以断了念想了。对于大部分处在金字塔塔尖以外的协会而言,他们对奥运会的参与程度直接降低40%,很难说这对奥运会和乒乓球的推广是什么好事——凭空参加机会降低一半,还怎么宣传?

    从原则上说,奥运会瘦身算是大势所趋,减少参赛人数算是意料之内,但是把双打换成团体,其实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中国队的胜算:双打只有两对配对,一对如果意外被淘汰(中国队被淘汰都是意外),另一对的压力山大。团体则是五盘三胜,想意外难道指望中国队一场比赛翻车三次?

    何况中国的双打原本其实也没那么稳:2004年奥运会,之前非常强势的王皓孔令辉组合首轮翻车输给了瓦尔德内尔佩尔森组合,丢掉一个半区;另外一个半区的马琳陈玘决赛对阵香港的李静高礼泽,四个人都因为紧张发挥的大打折扣,如果不是还是毛头小伙子的陈玘hold住局面基本正常发挥,冠军是谁还不好说。

    至于结果:2008年规则改动到现在,金牌尚未旁落过。

    如果说奥运会修改人数还算是符合奥委会大方向大势所趋的话,频繁换球这个事儿国际乒联也只能说是很迷了。

    在我所知道的球类运动里,只有乒乓球能在2000到2017这几年中修改多次修改球这个运动的核心本身。少数情况,如NBA,2006年一度换用了塑胶制的篮球,但是遭到运动员抗议之后从善如流几乎马上就换了回来。其他运动中,如此大大方方的把球从大小到材质十几年间折腾个遍的绝无仅有。

    看一下乒乓球这十几年的折腾历程:

    首先2000年奥运会后替换掉了之前几乎使用了一百年的38毫米球(1901年一名英国爱好者James W. Gibb发现赛璐璐制成的球适合这项运动,自此开始使用),换成了后来的40mm赛璐璐球(这个改动几乎直接导致了刘国梁的退役);然后2014年,又将使用了一百多年的赛璐璐材质更换为塑料;然后又在2017年非纯官方性质的将塑料球的材质从是塑料就行收紧成ABS塑料。


    考虑到乒乓球本身是一个相当依靠细腻感觉的运动,每一次球的变化其实都要强迫选手改变自己长期形成的动力定型,并且要重新理解比赛的战术和规则:从38mm小球时代到40mm塑料球,乒乓球的技战术几乎发生了颠倒性的调转;然后从赛璐璐球到塑料球,大量技术的可行性又被重新定义。

    削球名将丁松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他一度曾经练过44毫米乒乓球(这种东西一般出现在日本温泉旅馆,或者高龄老人之间,大家打着玩,从来都不是正式规格乒乓球),因为当时大家都觉得是不是迟早要改成这么大,可见当时大家对乒乓球到底要改成什么样子懵逼到了什么程度。

    如果按照官方说法,球的改大初衷是为了增大比赛观赏性的话,可以说这方面的改革……不算是成功。现在看来,球比较小的时候,加速度很大旋转很强,选手不敢(也不太需要)发死力,因为球很难控制,反倒不太追求一下打死。但是球大了之后,运行的速度变慢了,其实给了更多运动员拉开准备了的时间——球也就变大了2毫米而已,人一旦放开了抡着点变化不在话下。

    然后比这个更诡异的,是后来的塑料球。


    名义上说,赛璐璐的生产其实对环境不利,而且非常易燃,大部分使用赛璐璐的材料的行业都已经替换成了其他材料,乒乓球只是顺应潮流——但是既然如此的话,为什么球实际上又变大了?

    虽然原则上乒乓球只是更换了材质,而且国际乒联强调塑料球的性能会尽量靠近原来的赛璐璐球,他们还是偷偷摸摸的将球的制造公差调小了:以前的赛璐璐球,允许的公差是39.5到40.5毫米的直径,现在变成了40毫米到40.6毫米的直径——制造商为节省材料,一般卡在公差的下限制造,换言之,这球其实随着公差的变化,很鸡贼的又变大了。

    即便这样,中国队对塑料球的适应其实还算是不错:2015苏州世锦赛,中国队最大的意外是队里第五号选手方博爆冷进了决赛,除此之外一切照旧,准时收走金牌。

    客观的说,这个时候使用的塑料球旋转弹性都还说得过去。大家的抱怨其实主要集中在这个球制造工艺有问题,首先非常之不圆,赛前挑球要花上很久;这之外太易碎,一场球打坏三四个家常便饭。技术上,选手要做的调整主要在击球质量这块:像方博当时就自己承认过自己击球力量大,这个球对自己有利一些,不过似乎大家适应的都还行。

    但是国际乒联显然没有停止在此。

    2017年职业巡回赛开始之后,大家开始发现今年赞助的新款塑料球有些不对头:旋转变弱了很多,球开始变得特别蹦,而且球下降的特别快,不往前走,很多以前打不上的球,现在一伸手稀里糊涂的能打上;还有很多以前能打出质量的球被人莫名其妙打回头。以前打得赢的球,现在居然被人家稀里哗啦的乱拍一通居然就输了。

    这原因出在材质上。

    国际乒联用球赞助商红双喜,在2017年换用了新款的塑料球,产品名称为赛顶。这个新款球最大的改变是换用了ABS材质。这个材质相比以前的PVC材质,弹性和圆度更好,也确实更耐用,但是——击球性质的改变极大。所以一夜之间,大家之前做的塑料球调整几乎就全盘清零,大家重新开始。

    客观的角度上说,这锅其实还得国际乒联来背——他们之前对新款塑料球材质的的规定非常之宽泛,几乎任何看起来差不多是塑料的东西只要能做到要求的很宽泛的公差,就都可以成为比赛用球。因为如此,红双喜才能将研发出来的性能变化很大新产品马上投入到最顶尖的赛事中,而且符合标准——因为实际上几乎没什么标准。

    更神奇的是,作为中国企业,中国队的赞助商,红双喜要换球的事儿,中国队似乎居然并没提前知道做适应。

    到了现在,我只能期望国际乒联别再折腾球了,无论现在的塑料球有什么样的优点缺点,下个100年就是它吧,折腾不动了。


    最后要说的,是国际乒联世界排名积分的改革(据称又是采纳了日本人的建议,巧吗?)

    乒乓球很长一段时间使用的,是基于国际象棋ELO系统的积分制:两个对手相遇,输赢之后根据对手和自己的积分来获得积分。赢了比自己厉害很多的,多涨点分数,输给排名比自己低的,掉很多分;分数的多少和主要和对手有关。

    实际上,现在大部分对抗性项目使用的积分规则和这个类似,从国际象棋到王者荣耀,细节会有调整,但是原则大致上类似。

    但是今年开始,国际乒联又开始改革了。

    新的规定是,选手的积分将由他在比赛中的最终名次决定,和对手无关。只要你一路往前打,就能获得更多的积分。比赛的水平高积分多,反之少一些。这之外,这个新系统的积分还是有时限的,他只计算12个月内最好的八次比赛的成绩。

    这系统其实网球中也有应用,弊端也赛网球中暴漏的很明显:这个新版的积分系统,实际上变向鼓励大量参赛的选手,因为打得多的必然比打得少的积分更高;而且打得多的选手不会因为失利受惩罚——反正取成绩最好的八次,而且一年之后清零。

    在网球中,这个系统直接导致了年龄比较大的纳达尔,费德勒之类的老将必须频繁参赛,还经常导致退赛——今年刚刚的职业巡回赛总决赛,马龙就因伤退赛;这之外,经常参赛的选手会惯性的保持很高的分数,即便他其实还没到达他对应的世界排名水平——之前的积分系统其实就有这个问题,但是这个新版的系统将这个问题加倍放大,大家都说笑的将这个新积分制度成为上班打卡。

    多参加多得分,站站打卡没毛病。

    过去这十几年间,乒乓球作为一项竞技体育,从球改到赛制改到积分再改到球(还实际上改了两次),从运动员到协会到爱好者,可以说被折腾的疲于奔命。但是除了03,04奥运会世锦赛旁落一次之外,每年的大赛仍然被中国队钟摆一样的准时领走,毫无例外。记者曾经问过刘国梁,是不是中国队每次都是规则改革的受害者,对此,刘国梁只是淡淡地说:

    “我觉得胜利者就不是受害者,所以中国乒乓球一直是胜利,也不存在受害者。”


    嗯,逻辑完美,令人无话可说。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9-20 06:41 , Processed in 0.030633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